无障碍浏览| 进入长者模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正文

临沂交通全面推广“路长制”提升公路服务品质,构建公路综合管理新机制
[字号: ] 2021-09-24     阅读次数:

关键词:2021年 临沂 综合立体交通指数交通指数交通运输公路服务品质新机制全面推广通行保障能力满意度乡村振兴旅游管理水平质量效益转型 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便捷度 规划模式改革 优化 便民方便绿色调整包容性普惠创新

为深化推进建设交通强市目标,优化全市路网结构,提升公路服务品质,增强通行保障能力,全面推进公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行业相对独立发展向社会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市交通运输局着力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市、县、乡、村“路长制”体系。目前,市政府成立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专班,负责全市农村公路路长制统筹、指导、评估工作,健全政策体系,完善保障制度,加强对县区的指导监督。我市路长制体系已初步建立,预计2021年底前,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 同、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

以平邑县为例。近年来,平邑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国家、省、市交通运输部门关于“路长制”工作的系列部署要求,全力提升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感、体验感和满意度。6月9日,全市公路“路长制+”现场观摩会在平邑县召开。

一、健全三项机制,推动“路长制+”改革走深走实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根据“一路一长、部门联动、分级管理”的原则,制定出台《平邑县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路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总路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包镇街县级领导担任县级路长,镇(街)党(工)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镇级路长,路段所在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村级路长的三级“路长制+”体系;同时,每条国省道、县道分别由一个县直单位包保。

(二)健全协调推进机制。制定印发《农村公路分级管理养护办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指南》等规范性指导文件,整理汇总《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文件汇编》,让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有章可循。完善“巡查、反馈、协调、处置、督查”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确保发现的每一个涉路问题都能做到“第一时间分办、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

(三)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县财政设立“路长制+”专项工作经费,按照每公里“县道10000元,乡道5000元,村道3000元”的标准,用于保障路域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平台维护及突出问题整治等工作。同时,再拿出1000余万元“路长制+”专项资金对各镇街进行奖补。

二、打造两支队伍,推动“路长制+”任务落地见效

(一)高规格组建“路长”队伍。明确县级路长30名、镇级路长28名、村级路长537名,实现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村道路全覆盖,形成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公路管养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各级路长平均每月上路巡查12700人次,共发现反馈问题641条,完成整改633条,整改率达98.7%,真正用“路长制+”实现了“路长治”。

(二)专业化打造“养护员”队伍。将公路养护纳入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按照“二三四”标准配备养护员,即县道每2公里配备1名养护员、乡道每3公里配备1名养护员、村道每4公里配备1名养护员,共配备养护人员1012人其中,社会化招募专职养路员800人,切实将养护管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

三、抓实三个环节,推动“路长制+”实现全域覆盖

(一)抓实责任落实。养护好不好,关键看路长。在国省道和县乡村道醒目位置设置864块“路长公示牌”,标明路长、包保单位、养护员的联系电话、职责范围及责任要求。县级路长牵头抓总、指挥协调,负责解决好自己担任路长路段范围内公路的养护管理、路域环境治理、路产路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问题。镇级路长属地管理,抓好所辖乡村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并对行政区域内国省道干线公路、县乡公路的路域环境整治。村级路长发挥养护管理主力军作用,落实好上级路长的工作部署,组织开展道路巡查和日常养护管理,解决村道保洁管理方面突出问题,宣传发动群众爱路护路。各路段包保单位负责协助开展包保路段的养护管理、路域环境治理、安全隐患整改、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抓实路政管理。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建立“县级指导、镇级负责、市场养护、环卫保洁”乡村道管护新机制,补齐乡村道管护短板。国省道和县道管理方面,由县公路、交通部门、各乡镇共同组织开展日常养护管理,选择专业养护公司进行养护,提升国省道和县道养护管理水平。乡村道路管理方面,各镇街扛起属地管理责任,镇级路长牵头抓好所辖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督促乡村道路养护人员加大巡查、保洁力度,让乡村道路更加干净整洁。道路保护方面由“路长制+”办公室牵头,交通、公路、公安、交警、环保、住建、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信息共享、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对涉路路产路权、交通事故、环保治理、安全隐患等问题,及时进行应急处置,形成“路长制+”工作强大合力。

(三)抓实督导考核。建立三级路长考核体系,印发《平邑县公路“路长制+”绩效考核办法》,将镇街考核成绩纳入全县年度综合考核。实行县、镇、村三级逐级督导考核,每月督导结果通报反馈各镇街路长,由县路长制办公室备案存档;每季度量化打分情况形成专报,报总路长、副总路长和各县级路长;每半年进行一次公众评议,发现典型做法,总结工作经验,并在全县通报综合考核结果,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镇街,每次分别给予50万、40万、30万元不等的奖励。

四、做好五个结合,推动“路长制+”助力经济发展

(一)与乡村振兴结合,建设“富民路”。将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先后投资9.6亿元,完成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路网提档升级739.1公里,养护大中修675公里;投资2.2亿元,完成320个行政村通户道路硬化,硬化面积265.2万平米,将“四好农村路”延伸到了村居、社区,实现了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全覆盖。

(二)与全域旅游结合,建设“景观路”。将“路长制+”与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示范镇街创建等工作深度融合,强化旅游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打造了温水环线、蒙山观光大道等10条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真正体会到“人在车中坐,车在花中行,路路是美景”。

(三)与环境保护结合,建设“生态路”。将公路建管养与治脏、治乱、治污紧密结合,把多个内容纳入“路长制+”管理范畴,累计清理公路可视范围内“三堆”1200余处、私搭乱建12处,拆除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牌110余块,消除安全隐患点30余个,全县道路更加干净、安全、畅通。

(四)与社会治理结合,建设“平安路”。投资1400余万元,对交通、公路“路长制+”信息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安装各类监控探头600余个,基本实现了重点道路、重点路段全覆盖。“路长制+”信息平台与公安、交警、环保等部门实现视频共享,并融合天网工程数千个监控探头,对涉路违法行为、交通事故等一并处理,实现路警联动、警保联动,先后依法查处超限超载车辆840台次,卸载货物3.12万吨,大大提升了应急处置效率。

(五)与为民服务结合,建设“连心路”。投资700余万元,新建9个“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公路驿站,打造绿化小品17处,建设景观雕塑16处、停车港湾23处,在提升路容路貌、延伸公路服务功能的同时,满足了群众紧急救援和日常出行需要。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在细节上花“绣花”心思、细微处下“绣花”功夫、细小处做“绣花”文章,以公路管养的“平邑模式”,展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建设“品质高、网络畅、服务优、路域美”高质量公路的决心,全面推广“路长制”,为“交通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返回    打印     关闭
分享

相关内容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509号

鲁ICP备05026973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08  

主办:临沂市交通运输局      技术支持: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


-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