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狠抓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监督手段,落细驻点监管、第三方联合排查、异地执法检查等联动化隐患排查举措,对全县138家交通运输客货运输企业、场站等重点领域以及“两客一危”关键节点进行横到边、纵到底的“拉网式”、全覆盖的隐患排查,实现一个月内对7家客运、出租车企业检查2次,对128家货运企业及10家驾培企业全覆盖检查1次,深化对企业的约谈警示,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
二是落实落细安全举措。加强汽车客运站源头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实名制售票验票、车辆安全设施配备使用、车辆安全例检、“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等各项要求;检查加固城乡、城区公交站台,加强雨雪天气日常巡查,一旦出现积雪及时清除。严抓“两客一危”车辆管控,落实好安全告知、强制休息和夜间禁行等制度措施,运用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及时纠正超速、疲劳驾驶、行车途中接打电话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共抽查车辆11260台次,发现异常车辆16台次,及时记录存档并限期整改完毕。加强恶劣天气下营运线路安全条件评估,不满足安全运行条件的线路及时停运。严抓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加强营运驾驶员恶劣天气行车安全教育,尤其督促“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开展司乘人员恶劣天气行车安全知识、避险技能、应对措施等方面的业务和应急培训,提高司乘人员应对恶劣天气道路安全行车的防范能力。严抓现场执法管控,通过联合执法、错时执法、重点执法等方式,加大现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客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及“黑车”非法营运,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巩固严管严控高压态势,切实守护好道路运输安全。
三是推行交通运输非现场执法模式。在S225莒阿线、S314北疏港公路临港段启用2处非现场执法系统,对过往货运车辆实现不停车测重,对90台超载的货运车辆处罚3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