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结合治超工作实际,拓展创新执法工作方式,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用“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在全省开创了治超工作先河。我市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运行一个月以来(1月1日-1月31日),共检测锁定严重违章车辆213台次,追踪处理3台,治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建立了动静结合治超模式。依托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市交通运输监察大队逐步探索建立了以自动监测为主,动态执法为辅的治超模式,提高了执法工作效率。针对该系统运行以来发现的违章车辆绕行、故意遮挡号牌逃避检查的问题,积极与公安交警部门沟通协调,力争近期在非现场执法系统基础上安装交警抓拍识别系统,共同打击违章车辆逃避检查的行为。同时,加强了对327国道和北外环路段的路面巡查,严厉打击违章车辆绕行行为。二是完善了分类管理工作流程。建立了治超非现场执法指挥中心、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制度及违章信息筛选管理模式,实现了车辆动态检测数据每日采集、每周审核、每半个月将违法信息告知车主的工作模式。对于有合法营运手续的本市车辆,通过送达、电话通知等方式告知车主在法定期限内接受处理,对于无合法营运手续的本市车辆,通过公安交警车管部门查询车辆基本信息,通知其按时接受处理,对于外地市车辆,将其违章行为函告车籍所在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对于长期不接受处理的违章车辆,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三是推进了科技化治超进程。“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是我市交通部门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对该路段货运车辆全天候、不停车、不减速的精准称重检测,利用该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超载抓拍及提前预报警,对超限车辆的非现场取证,节省了日常路面巡查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检测效率比传统的治超检测系统提升了5倍以上,使该路段治超管控率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科技治超水平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