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限高限宽标识
统一为隔离墩喷反光漆
完善交通标志标线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安全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3月4日起,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开展了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整治活动。一是加大"双超"和"打非治违"整治力度。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实行公安派驻制度,成立综合执法大队加强超限超载治理,按照标准实行卸载,严厉打击"黄牛、车托",严查出租"黑车"异地经营、班线客车站外上下客、非法营运、超员、超载等违法违章经营行为。截至目前,共投入执法人员2107人次,查处违法货车1594起,危险品运输车辆9台,黑车6台,出租车8台,超限卸货3.38万吨。二是着力规范"隔离墩"、"限高架"设置。经过排查,全市共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隔离墩659个,其中县道10个、乡道37个、村道612个;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限高架231个,其中县道33个,乡道14个,村道287个。对此,临沂市交通运输部门制定了工作节点,成立了由分管领导带队的督导组,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进行整改,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置的依法要求拆除,对经过审批,设置不规范,责令进行整改和规范,及时喷涂反光漆、设置限宽标志和减速提醒装置,对没有经过审批,群众保留意愿强烈的,责令补齐审批手续,规范设置,对合法规范设置的,但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较多,由审批单位撤消审批后拆除。三是着力加大"老旧公路"修复改造力度。经摸排,现有老旧公路161处,其中,县道53条,乡道53条,村道55条。公路管理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采取措施全面进行整改,能列入今年改造计划的45条,按计划逐一上报审批进行改造;不能列入今年改造计划的"老旧公路"115条,下一步按程序逐步列入计划进行改造。四是着力加快"危险路段"、"危窄险桥"改造。计划对全市183处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路等"危险路段",增设限速标志、交通标志提示牌,设置防撞墙、安装中央隔离设施,开挖排水沟,扩大转弯半径,降低坡度等措施。在全市28处交通事故频发的"T字路口、桥头、学校门口",设置公路警示标志。对全市174座"危窄险桥",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逐步进行改造,年内完成改造任务85座,其他危窄险桥,按计划逐步进行改造。五是着力搞好"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安全监管。制定修订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及时发布天气信息,建立应急队伍,备足应急救援物资和设施设备,强化应急队伍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