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家的那条路
李中言 平邑县交通运输局
印象中通往奶奶家的路途总是漫长又艰辛。
奶奶住在沂蒙山脚下一座普通的村庄,爷爷去世的早,叔叔又在外地打工,于是回老家就成了我们一家三口的家常便饭。我从小出生在县城,每次回去都要乘坐大巴车先在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然后下车继续步行两公里才能到,如果说在车上的颠簸尚且能够忍受的话,那通往村庄内部的泥土路无疑就是我童年的“噩梦”。
那时候的秋冬季节,时常刮大风,黄沙伴随着风,夹杂着杂草和塑料袋纷纷扬扬,走在路上是要眯着眼睛,捂住口鼻的,不然说不定就会被“哪位”到眼睛里“做客”的沙子“叨扰”一整天;有时候还会被某个凹进去的坑或凸出来的石头绊一跤,踉踉跄跄没跌倒还好,要是磕破皮,那便免不了回家挨一顿批评,所以活泼好动、爱跑爱跳的我也不敢在这条路上很“放肆”。等到雨季来临,随便下上一阵子雨,土路就彻底变成了泥路,走在路上,一步一个深深的泥脚印,如果不小心踩到水坑,那鞋和袜子就要遭殃,即使顺利到家,鞋也会“穿上”一层厚厚的泥土牌增高鞋垫,想除掉它,就只能去奶奶家门口的台阶上蹭一蹭了。
所以小时候的我是不愿意回老家的,即使奶奶对我很好。
后来,听庄里老人说,要修路,我没放在心上。有一天母亲要带我回老家,我低头看了眼新买的小白鞋,说:“我不想去”,母亲似乎也看出了我的担忧:“你奶奶家修路了,水泥路。”我很好奇,这么多年的泥土路怎么说修就修了呢。
我站在村庄入口向庄里望去,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笔直的伸向前方,宛如一道灰白相间的没有皱褶的绸带,太阳照射到路面,白的发光,反射到我的眼里,让我觉得有些恍惚。路上有许多小朋友在追逐打闹,自行车、摩托车来回穿梭。路两旁是整齐的平房,路北边不少正对着马路的房屋门口,大爷大妈抱着孩子、扇着蒲扇有说有笑,似乎是对新修的路很满意,又好像在憧憬以后幸福的生活。我跟其他小朋友一样,不用担心坑洼,不用考虑泥泞,奔跑在路上,心情舒畅。
是的,这是一条笔直的长长的路,没有盘旋曲折,也没绕过崎岖陡峭,有的仅是平坦、笔直、坚硬,可就是这么一条普普通通的路,承载着庄里经济发展的愿望,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连接着在外游子与驻村老人的期盼。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到平邑县交通运输局工作,这时候才明白,在我成长的这段时间里,党和国家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农村道路建设,前后出台了“村村通”、“户户通”、“四好农村路”等一系列有利于农村交通发展的国家级工程。现在县城通往老家的路又多了几条,是等级更高的柏油路,路两旁是整齐的绿化和完善的交通设施,开车在路上,既顺畅又平稳。
平邑县乡村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乡村风貌焕然一新,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党群关系更加深厚。今年,临沂市交通运输局深入实施路网完善优化、管护机制创新等7大工程,推进“路长制+”规范化建设,真正将农村公路建设成人人期盼的“沂蒙幸福路”。
自此,我与家乡的路有了更加深沉的感情,我也渐渐明白了县乡道路建设对于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重大意义,对于我们交通工作者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重要意义,对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远意义。
有一次从老家临走前,奶奶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孩儿啊,路修好了,要常回家来啊。”
今天,我走在家乡的路上,脚下很踏实,心里也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