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总体目标,全力推进现代化交通强市建设,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预计至2024年底,全市铁路营业里程693.3公里、居全省第2位;公路通车里程33076.9公里、居全省第1位;开通国内外航线48条,运营公交线路224条,行政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均达100%,初步构建了公铁联动、空水交互的综合交通格局。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项目为王,积蓄交通发展新动能。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年建设重大项目45个,预计投资超过300亿元,创历史新高。一是铁路建设实现突破。潍宿高铁临沂段全线开工,大临设施建设、先行用地交付等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莱临高铁规划有序开展,中铁二院已完成预可研编制,并对线路走向进行优化设计;临沂北站一体化规划建设方案已向省厅、山东铁投集团等作专题汇报;董家口至五莲铁路及胶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和恒新能源、远海物流、智慧多式联运物流园3条铁路专用线正在加速推进。二是公路建设提档升级。持续推进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提速、增智”,临沂至临淄高速10月份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755公里;日兰高速大庄枢纽至竹园枢纽段已经开工;临沂至滕州、临沂至徐州、临沂至东海、董家口至梁山、蒙阴至邳州5条高速公路正在稳步实施;解放路西段拓宽、G518临港至临沂段改造等工程正在加速推进,全年完成国省道大中修养护项目1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407公里、农业生产路1000公里,“四好农村路”实现由“通”到“畅”的转变。三是机场建设逐步成群。启阳国际机场航站楼改扩建主体工程已竣工;费县、临沭通用机场建设完成,兰山通用机场正在办理A1类升级手续,兰陵、平邑、莒南通用机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1+X”的机场群布局已现雏形。四是内河航运强力推进。《临沂港总体规划》完成挂网公示;加快推进西泇河复航工程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水资源论证和可行性报告,为临沂“通江达海”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补链强链,货运枢纽实现新成效。抢抓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机遇,突出“软硬”结合,累计完成投资116.7亿元,推动临沂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一是加强枢纽设施“硬联通”。围绕“六大枢纽集群”,加快推进货运枢纽、集疏运、设备更新、信息化4大类33个重大项目,济铁物流园海关监管站、中通快递鲁南电商产业园等22个项目投入运营。二是强化规则标准“软联通”。建设临沂济铁物流园区多式联运、顺和物联公铁联运“一单制”等平台项目,推动多种运输方式互联互通;完善与济南的联动机制,推进多式联运数据标准、铁路运输混装规范等研究工作,年内标准化载运单元使用率达90%以上。三是完善考评机制“促实效”。组建市县两级工作专班,突出绩效导向,对项目进行全要素、全过程跟踪督导。济南-临沂城市群连续2年获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年度绩效评价A档(最高档),我市在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
(三)坚持试点带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聚焦五大试点任务,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方式,逐项突破、逐一攻坚,梯次推动工作争先进位、勇争一流。交通设施方面,围绕普通国省道高质量发展,创新“主路不设平面交叉”等技术,G518快速化改造项目列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普通国省道快速化提升科技示范工程”,相关做法在全省普通国省道“重点建设项目精品创建”现场会上推广。多式联运方面,指导各县区大力发展“公铁海”多式联运,全力打造集铁、公、仓、配、运一体化的智慧物流园,带动临沂铁路运输占比从4.9%提升至6.7%,临港多式联运枢纽已经成为临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运输服务方面,莒南县持续推进城乡交通设施、客货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开通“客货邮”线路5条,增加公交站点32个,实现城乡居民“出门见路、抬脚上车”。沂南县着力打造“农村公路+交旅融合”发展样板,“爱尚沂南·红色之旅”成为网红打卡地。蒙阴县搭建汽车驾驶培训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已经实现机构管理数字化、驾培服务智能化、学费支付流动化、部门监管可视化,实现了驾培机构、学员和行业监管工作的“三方共赢”。
(四)坚持人民至上,诠释交通为民新实践。始终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办好交通民生实事,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对“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基本流程等进行再造优化,压缩群众办事材料、时限达40%以上。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政务服务办列入《全国“高效办成一件事”经验做法汇编》。二是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品质。实行早晚交通高峰期和重污染天气条件下免费乘坐公交政策,开通“学医商旅”特色线路152条,全年公交客流量预计1亿余人次、同比增长超过60%;出租行业实施平台治理、科技监管、制度规范、优化服务4大项12条措施,群众满意率提升至97%。三是匡正涉企执法行为。建立涉企行政合规指导、“三书同达”等制度,规范检查事项69个,入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30%;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事前普法、事中说理、事后释疑”的工作经验在中组部、司法部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四是组建矛盾调处中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现代物流城片区,探索成立交通物流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立“园区、行政、人民、司法”四级调解机制,让纠纷“有解”更“优解”。今年“12345”热线工单量同比下降12%,满意率同比提高10%。五是全力打造平安交通。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坚持刀刃向内,深挖行业积弊,排查矛盾风险点699条,对客运班线、汽车租赁等30项重大风险点进行深入剖析,找准问题症结,制定防控措施,开展系统治理,筑牢安全防线。全力抓好交通保通保畅、基础设施安全防护、铁路沿线环境整治等工作,平稳度过春运、五一、国庆、汛期等关键时间节点,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五)坚持抢抓机遇,激活交通发展新引擎。立足临沂“物流之都”资源禀赋,“公铁空海”一体发力,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一是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着力打通国际物流大通道,今年拓展临沂至吉尔吉斯斯坦、越南、俄罗斯等国家跨境运营线路5条,完成国际运输1100余车,临沂TIR国际运输规模稳居全国前3位;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直达中亚、欧洲、俄罗斯等12个国家40多个城市的线路,年内预计到发450列;开通临沂至韩国首尔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完成执飞110余班次;加强与青岛港、日照港合作,临沂内陆港完成集装箱出口操作量5万余标箱。二是抢抓“降本增效”政策窗口。在省厅支持下,我市永锋临港“数智赋能、多链融合”项目入选省级多式联运“一单制”工程试点,14条农村“客货邮”线路获得省农村客货邮融合线路补贴;按照“引流、回流、暖流”思路,搭建企业供需平台,全年完成物流企业“回流”资金4亿元。以绿色、低碳、智慧为导向,梳理申报设备更新项目13个,更新新能源巡游出租车169台,发放补贴283.2万元;更新公交车辆205台、更换动力电池473套。三是抢抓“低空经济”未来先机。发挥我市2片低空空域、3条航路航线优势,开发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探索形成“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模式,已经开通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5条,完成运输订单1800余件。
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我们将锚定“十四五”任务目标,加压奋进、久久为功,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工作高质量发展。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社会综合交通建设计划投资304.7亿元,新建续建项目36个、储备项目9个,力争新开工1条普速铁路、1条高速公路,加快推进1条高速铁路、5条高速公路,稳步推进市域快速路建设,实施10个国省道修复养护及路面改造工程。完善国际通道网络,优化枢纽布局,全面完成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任务,加快构建“东联日韩、西进欧洲、北上俄蒙、南拓东盟”的国际物流格局。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更新新能源公交车300台,优化调整公交线网,稳步推进网约车发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坚持守正创新,拓展绿色交通、低空经济、智慧物流等领域应用场景,发展交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严防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全面从严加强党的建设,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营造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主要在5个方面聚力攻坚。
(一)聚力打造综合交通枢纽。铁路方面,锚定“米”字型高铁规划,加快推进潍宿高铁临沂段建设,做好莱临高铁前期工作,统筹推进日兰、潍宿、莱临高铁站房布局,高标准、一体化推动临沂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开工建设董家口至五莲铁路及胶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公路方面,围绕构建“五纵五横”高速路网,确保完成临滕高速主体工程,加快建设董梁、临徐、临东和日兰高速改扩建工程,力争蒙邳高速开工;年内完成解放路西段、G518临港至临沂段改造工程;实施S314涛汤线莒南临港界至莒南东外环段等10个国省道修复养护及路面改造项目。航空方面,尽快启用临沂启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力争费县、临沭通用机场早日投入运营,逐步构建“覆盖市域、辐射鲁南、服务全省”的通用航空体系。内河航运方面,坚定“一定要通到运河”的信念,加快推进西泇河复航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列入国家和江苏省有关发展规划,尽快推动开工建设。
(二)聚力完善国际物流通道。聚焦服务商城国际化发展,加快打造临沂对外开放枢纽,打造临沂对外开放枢纽,增强枢纽城市辐射带动效应。巩固公路物流优势,支持企业申请GMS(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道路运输许可证和暂准入境单证,拓展国际公路TIR业务,搭建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确保公路货运量稳步增长。增强铁路物流运力,大力发展中欧班列和冷链班列,探索开通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捷克到德国曼海姆的新通道,力争中欧班列到发突破500列,铁路货运发送量年增长5%以上。竞速航空快运赛道,加快临沂机场邮件处理中心建设,申报设立9610跨境电商进境业务资质,扩大邮政小包业务量,服务跨境电商发展;争取开通临沂至广州白云、鄂州花湖等国内全货机场的航线,稳定日韩货运航班,发展商务快件、冷链生鲜、生物医药等临空低空经济,航空货运吞吐量年增长5%以上。完善临沂港功能,积极争取山东港口集团入股临沂港,推进港务、船务、关务前移,支持临沂港打造鲁南集装箱调运中心,成为鲁苏皖区域国际贸易的“始发港”“目的港”。加快枢纽设施建设,依托现代物流城,建设国际物流孵化园区,推动设立国际道路运输车辆检测机构,招引四方速递、前海云仓等国际物流集货企业,打造仓配一体、园线一体的国际物流枢纽先行区,推动布局10处以上边境仓、海外仓,提高临沂国际物流服务能力。
(三)聚力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一是建强综合货运枢纽,加强枢纽设施“硬联通”,强化规则标准“软联通”,持续推进兰山财金智慧云仓、临港智慧多式联运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引导资源集聚、产业升级,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优异成绩完成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收官之战”。二是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持续完善铁路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临港智慧物流、恒新能源、远海物流3条铁路专用线;主动深入调研,摸清企业需求,指导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工矿企业接入铁路专用线,推动实现“结构性”降本增效。三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综合用好多式联运一单制、规上企业奖补、试点带动等一揽子政策,推广中小物流企业联盟模式,促进抱团发展、做大做强,加快培育平台型、综合性物流供应链服务企业,推动降低运营成本。
(四)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将绿色驱动作为货运产业现代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依托临沂物流规模优势,以华为液冷超充技术为支撑,打造“临沂-青岛-日照-潍坊”的超充重卡运输环线,加速布局货运干线超充网路。二是提升智慧交通能级,抢抓国家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搭建功能完备、数据共享的智慧交通平台,推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可公开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推动政府公共信息与市场运作信息互联共享、多主体复用。三是培育低空经济增长点,推动费县、临沭通用机场尽快具备使用条件,探索发展低空游览、短途运输、私人飞行等新业态,促进通用航空业务规模化运行,加快推广应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的智慧物流体系,扩大低空物流配送规模。
(五)聚力增强民生福祉。一是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设公共停车场2处,购置新能源公交车300台,新增优化“学医商景”线路30条以上,继续实行早晚交通高峰期和重污染天气条件下免费乘坐公交政策,真正将公交打造成为“城市的窗口、流动的名片、市民的专车”。二是推动出租行业稳定发展,出台《临沂市网约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行为;建设出租车信息化监管平台,全面掌握车辆动态、历史轨迹、车辆合规化等信息,实现巡网一体监管、数据一体共享,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三是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提升行动。持续擦亮临沂“四好农村路”品牌,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农业生产路双1000公里建设任务,改造危桥83座,实现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四是推动“交旅”融合发展。用好“红绿蓝古今”旅游资源,规划打造临沂市“八百里沂蒙”旅游公路体系,年内旅游公路、美丽农村路环线分别达到396公里、1702公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